综合消息显示,随着一场关键会议结束,印度对于洞朗方向的关注度再度提高。有消息称,中方也疑似这一方向增派了部队,自去年底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非法越境被解放军迎头痛击以来,中印边境局势存在再度紧张的可能性。
图注:社交媒体上出现了有关解放军营区的卫星图片,但图片真实性存疑
按照某些开源情报人士的说法,他们通过卫星照片观察,发现在洞朗方向上,解放军集结了大量部队。这些部队现在被部署到了距离边境约20公里的位置上,在一条公路两侧搭建了数个野外营区。部分印度专家就此推断,中印两军在这一方向上的军事对峙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升级。
需要指出的是,虽然他们给出的这些照片真实性存疑,但印度国内确实在高度关注洞朗形势的变化。与此同时,印度军队的C-17运输机似乎也频繁在向西里古里和洞朗方向运动。如图所示,最近一段时间,印度空军的C-17战略战术运输机正频繁从西北起飞,经印度南部后最终飞往了西里古里地区,动静着实不小。
图注:印度空军的C17从西北起飞经印度南部后最终飞往了西里古里
印度方面再度关注洞朗,是因为在不久之前,中国和不丹两国刚刚在昆明举行了一次边境问题专家组会谈。在此次会谈中,双方围绕共同推进“三步走”路线图步骤落实,加快中不边境谈判达成了共识,同意增加会议的频次,通过外交渠道保持沟通。
也许有人要问,中国与不丹的边境事务谈判关印度人什么事?这就要从洞朗问题的本质,和中国、印度、不丹三方的关系上说起了。
先说洞朗问题,洞朗地区位于西藏亚东县南部,南边是不丹,西边是印度锡金邦。中印之间对于洞朗地区的边境划分本身没有什么矛盾。反而是中国和不丹之间,由于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进行过正式的边境划分,在洞朗边境问题上有些许分歧。原本,只要中不两国完成谈判,相关问题就能够解决,但随着中印局势的变化,将中国视为主要假想敌的印度,也不断将手伸向洞朗地区。
图注:中国与不丹进行了谈判
印度方面有这种动作,是由于洞朗的地理位置,在军事上实在是过于重要了。洞朗西南约130公里处,就是连接印度本土和该国东北部地区的“西里古里走廊”。一旦中印之间爆发大规模冲突时,解放军机械化部队和空中突击力量,就能从洞朗出发,直插“西里古里走廊”,切断印度本土和东北部地区的陆上联系,形成“关门打狗”之势。这自然是印方要极力避免的。
2017年的洞朗对峙,就是由于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境,阻碍中方正常的公路建设,试图放缓中方在洞朗的基建步伐,防止解放军有能力在此地集结重兵。而印方当时在法理上给自己的越境行动找的重要理由,就是中国在所谓的“中不争议地区”修建公路,自己是“替不丹出头”。
图注: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的“七寸”
印度选择这一理由,则是因为在印度人眼中,不丹一定程度上就是自己的“附属国”。作为南亚次大陆上的大国,印度凭借1949年签署的印不《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》,通过经济、军事等诸多手段,对不丹进行着全方位的控制,不丹军队和政府内的许多官员都有印度留学的背景。
也是由于印度的强力控制,不丹到现在都没有正式与联合国五常之中的任何一个国家建交。中国和不丹的边境谈判从上世纪80年代持续到现在都没有完成,也离不开印度从中作梗。
但对于印度这种全方位的控制,不丹方面其实早就心生不满。甚至有不丹人吐槽称:来自印度的“拥抱”令人窒息。由此看来,印度通过数十年的全方位控制,将锡金王国变成自己锡金邦的一幕,还没有被外界彻底遗忘。
图注:莫迪与不丹首相洛塔·策林
在此情况下,虽然不丹绝大部分政党在外交上还都亲近印度,但认为不丹是一个主权国家,需要保持独立性,希望与中国等大国发展关系的声音越来越多。在2021年时,不丹方面就不顾印度的反对,与中国签署了加快边界谈判的谅解备忘录,确定了“三步走”的路线。此举当时就在印度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。现在不丹又与中国就尽快开展谈判达成共识,印度方面怎么可能不重视。
要知道,如果中国和不丹真的完成了谈判,正式确定了两国6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,印度就少了一个插手洞朗的关键理由,更加难以阻止中国的基建行动,“西里古里走廊”将时刻在解放军的冰峰之下。
图注:解放军西藏军区部队
更重要的是,在莫迪政府的强硬对外政策下,不丹已经是印度为数不多的关系亲密的邻国,如果不丹也彻底摆脱了控制,与中国提升关系,印度人自然会认为,他们的地缘政治形势将再度恶化。
总体而言,中国和不丹边境谈判的背后,其实还是中印的一场地缘政治博弈。虽然印度最初在这场博弈之中占尽了优势,但在中印整体国家实力差距逐渐拉大,中国能够给不丹等国提供更加平等的发展机会的背景下,不丹作出现在的选择并不奇怪。而如果新德里方面始终无法正视与中国的差距,仍旧想要挑起事端,最终收获的也只能是又一场失败。